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已经是2025年的5月了。

12月4日,火星电波正式成立,到今天竟然已经过去了5个月。

忙忙碌碌,一直没有时间写月报,但时不时会有人跟我说,以前写的月报让他们感到很有共鸣,我姑且把这当成一种催更。

刚好五一假期有了时间,把这几个月发生的事情跟大家讲一讲。

回顾了一下,这几个月大概的流程是这样的:

11月,和文健一起搓出POC,见了一些投资人朋友,拿到了 TS,确定开公司。

12月,成立公司,搭建团队,筹备资金,找办公室。疯狂犯错,快速纠正。

1月,公司正式运作起来,准备申请批文,春节前做出第一个demo版本,跑通技术链路,申请软著。

2月,确定短期和长期规划,招募到年轻有为的开发小伙伴,研发加速,开始做加法。

3月,搞定架构,搞定批文,搞定银行,和投资人朋友们沟通一波。但产品变得越来越复杂,开始做减法。事情也越来越多,也开始做减法。

4月,终于把 SPA 签署完成。终于有了很多时间做产品。终于有了产品设计师。重新定义了产品的MVP,一个月做了出来,正式开启内测。

这几个月,看到很多朋友的产品都在变得越来越好。

Dify 上线了插件市场和Agent节点,在朝着 10万 Github Star 迈进。

Medeo 即将要发布了,一键生成短视频,用起来很爽。

Youmind 出了 0.2 版本,创作者的 AI 助手变得更好用了。

Affine 进入到 0.2 时代,功能越来越专业,商业化也走上正轨,也越过了 5 万 Github Star。

Manus 正式发布了,Hidecloud 做出了他的人生产品,Red 也获得了他应有的东西。

Bravo!为大家献上最美好的祝福,也感谢大家在忙碌之中对我们的帮助。

这几个月,经历了以前从未经历过的事情,大脑神经元在疯狂构建新的联结。

有时候把思考写到公众号里,还有人疑惑地留言,这不是 AI 公众号吗,为什么会讲人生?

在我烦恼的时候,玉伯说,做这些我们所不擅长的事情,其实很有意思。

这种心态,对我很有启发。

我把这几个月的一些感悟也整理在下面,希望在未来,能帮到一些打算创业或正在创业的朋友。

时间,快与慢
第一次来国内银行开公户的时候花了3小时才办完。

当时坐在银行的等待,有点痛苦,觉得实在太慢了。

后来知道了香港银行办理一个公户要花1个月。

这才知道 3 小时,简直是飞快。

所以第二次去国内银行开公户的时候,心态彻底转变了,虽然第二次实际花了5小时,但并未觉得痛苦。

看到智谱启动IPO,大家说这才刚开始,接下来还有两年。

换作以前的我,也觉得两年的等待确实很漫长。

但是实际一个公司光开起来就差不多半年就过去了,这么看两年时间的上市流程其实也没那么慢。

一眨眼的功夫就过去了。

对于人来说

说话很快,行动很慢。

一个人行动很快,一个组织行动是慢。

不考虑系统的规则就会快,考虑系统的规则就会慢。

经历了真正的慢,才明白以前对快慢的理解太浅了。

所以当一件事觉得很慢,有些着急的时候,不妨放长远放全球来看。

这种慢,其实已经是很快很快了。

行动力,才是最宝贵的
Sam Altman 推崇一句名言

The great end of life is not knowledge, but action.

I believe it is the duty of each of us to act as if the fate of the world depended on him.

We must live for the future, not for our own comfort or success.

翻译成中文是这样的:

人生最重要的目的不是知识,而是行动。

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采取行动,仿佛世界的命运就取决于我们。

我们必须为未来而活,而不是为了自己的舒适或成功而活。

引申一下,之前很多人都说最重要的是认知。

但其实不是。

认知当然很重要,但通过调动金钱和人力,能把认知付诸实践才是更重要的。

一个人再强再多面手,他能做的事情都是有限的。

就算 AI 再提效10倍,一个人的时间也还是有限的。

说话很快,行动很慢。

开公司,三个字,说出来只要一秒,但是做完这件事,要半年。

很多事情没什么诀窍,一个人纵然知道100种策略,不能实际执行,一切也是徒劳。

一个公司需要能说话的顾问,但更需要能行动的团队。

信念,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一个团队获得投资、做出产品、获得增长、获得更多投资。

这一切的源头是什么?

信念,至关重要。

改变一个人的认知很难。

跟很多不信的人聊天,会觉得那是对牛弹琴,浪费时间。

但如果你的信念足够强,也能够改变对方的观念。

对于初创公司来说,每个人独当一面,需要对自己有信念。

每个员工都对自己有信念,一个公司就对自己有信念。

一个公司对自己有信念,就能做出有自信的产品。

有了信念,就有了蛋。

细节,是魔鬼
抽象的概念,聊来聊去,都没什么用处。

专业的 AI 编程那么多,细节做到最好的,就是 Cursor。

Vibe Coding 也那么多,细节做到最好的,就是 Lovable。

Agent 产品那么多,细节做到最好的,就是 Manus。

AI 插件和浏览器那么多,细节做到最好的,就是 Dia。

同质化的东西很多的时候,细节决定了效果。

Devil is in the details.

为什么细节是魔鬼?

因为只有深入细节,把60分提高到80分。

才需要知道要这里面究竟要付出多少心力。

AI 与人,如何共处
AI 到底会取代人类,还是会解放人类的生产力?

AI 到底是技术革命,还是文艺复兴?

这些问题看似空泛,但其实很难绕开。

我们做 AI 应用,是志在取代哪些职业吗?还是为了把人类从劳动中解放出来?

是为了提高人类的效率吗?还是为了让人类的生命更丰富多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的做法。

但究竟谁对谁错呢?现在去讨论也是枉然。

行动力最强的人,会给出最终的答案。

因为世界的命运,就取决于他们。

以上,就是 Orange 在这几个月的心得感悟了。

如果想认识我,或者认识我们团队,欢迎在私信里介绍自己,和我们取得联系。

当下正在招聘的是海外运营增长和安卓端开发,未来还有其他需求,可以先认识起来。

我们不要打工人,我们只要一起创业的行动者,希望每个人来到这里,都能成为这个公司的主人,定义这个公司文化的一部分。